吕炜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 2018 第12期 P69-70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职;广告设计;沟通课程;教学
摘要: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依赖于不同学段、学历类型、学科、专业的核心素养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实施。高职广告设计类专业核心素养中的沟通能力,对推动学生发挥职业能力和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开设相关课程并在教学目标、课程模块、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设计中,充分对接广告设计行业 ...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出处: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 第4期 P13-16
关键词: 社会交换理论;广告设计;沟通研究
摘要: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微观与宏观互动中的利益交换关系。广告公司设计人员与所服务客户的交往过程和沟通关系是典型的社会交换关系,双方沟通的效果直接影响设计最终的确认和实施。本文将社会交换理论应用于广告设计的沟通实践,借鉴人际沟通中口语交流的特点,探求设计师与客户的沟通策略,从而推进交换目标的最终完成。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出处: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 第4期 P21-23
关键词: 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化
摘要: 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与普通高校亦步亦趋,未能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转型的问题。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应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与学生实际、学院实际相适应,可以从婚庆活动主持、电竞主持、少儿口才培训师等人才培养方向寻求突破和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推进高职学院的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1 次;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文化传媒系)
出处: 新闻知识 2017 第5期 P62-64
关键词: 主持人与记者;话筒前;即兴表达
摘要: 主持人与记者在话筒前的即兴表达能力是媒体人业务素养的核心要素。本文分析了当前主持人与记者在话筒前词汇调取失误、语句组接失败、表达语境不对、阐述内容不清等即兴表达不畅的原因,从即兴表达的原则入手,提出逻辑思维训练、形象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以及逆向思维训练的方法。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出处: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 第3期 P19-21,52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微观管理
摘要: 教学微观管理是学校工作的核心环节。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微观管理研究,认识到有效进行教学的微观管理,必须了解高职教学微观管理对象的特点,明确教师在微观管理中的任务,这将对于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文化传媒系)
出处: 今传媒 2016 第24卷 第8期 P97-98
关键词: 广播;法制节目;发展
摘要: 一直以来,法制类广播节目都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节目在推动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制观念、稳定社会法治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法制类广播节目创新与发展中,题材选择相对狭窄、缺乏明确的频率定位、合作联动意识相对薄弱等瓶颈问题,就发挥广播优势、有效策划编排、广泛争取资源等内容的对策进行探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3 次;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出处: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 第2期 P55-58
关键词: 需求理论;团干部;教育培训;内容
摘要: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活动的第一步,将为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提供依据。本文针对团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理论,构建符合和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的培训内容,促使团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落到实处。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4 次;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 第12期 P29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角色定位
摘要: 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的角色定位进行研究,认识到:专业负责人需要做师德师风的践行者,做课程改革的探索者,做队伍建设的助力者,做校企合作的促进者,做专业发展的推动者。这将对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出处: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 第3期 P22-25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口才课;现状;改革
摘要: 口才课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及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目前的教学存在着课程性质定位模糊、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教学内容笼统单一、专业特点体现不足等问题。依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将对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2 次;
作者: 吕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出处: 陕西教育(综合) 2014 第10期
摘要: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强调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外合作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