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发文机构
首页
-
资源中心
-
政策文件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
2013-04-01
发文机构: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
行政级别:市级
来源: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
国别:中国
查看原网站全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 发布时间:2013-04-01 14:22:41 作者:admin 浏览量:126 教职成厅[2013]1号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的要求,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深入理解掌握并在德育课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部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指导性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在德育课教育教学中执行。 附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 教育部办公厅 2013年3月20日 附件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个主题向党内外、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党将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十八大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十八大报告立足战略和全局高度,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径。在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四门德育必修课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领会党的十八大的主题;领会过去5年和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领会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领会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体会党对青年一代的关爱。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 一、经济政治与社会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四个更加自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的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贯穿始终,尤其是在“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投身经济建设”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帮助学生理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科学内涵,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特别要认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结合“投身经济建设”单元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等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实践中的发展历程,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 (四)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结合“投身经济建设”单元中“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的意义,理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结合“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元中“建设和谐文化”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五)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在教学中,要结合“透视经济现象”、“投身经济建设”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等新精神和新要求。 (六)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教学中,要结合“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参与政治生活”等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总体要求,加深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理解。 (七)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在教学中,要结合“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元中“建设和谐社会”的教学,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八)关于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在教学中,要结合“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元中“关注改善民生”、“和谐建设人人有责”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理解改善民生的主要举措及意义;激励学生在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九)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教学中,要结合“投身经济建设”单元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激发学生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珍惜资源的自觉性,增强节约意识,合理消费。 (十)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在教学中,要结合“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意义和任务,深刻领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合“参与政治生活”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意义。 二、哲学与人生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十八大报告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贯穿始终。要重点结合“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矛盾等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引导学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用辩证的、科学的观点看问题,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协调人际关系、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矛盾,促进人生发展。 (二)关于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结合“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等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懂得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道路的选择都十分重要,要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结合“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单元中“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的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今国情,认识个人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必须以这个客观实际为依据。结合“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单元中“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单元中“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正确把握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四)关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学中,要结合“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等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走好人生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引导学生自觉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学生自觉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职业道德与法律 (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始终。结合“习礼仪、讲文明”单元的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结合“知荣辱,有道德”单元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和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结合“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等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当好国家公民;引导学生自觉守法、依法律己。 (二)关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在教学中,要结合“习礼仪、讲文明”单元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知荣辱,有道德”单元中“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等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自觉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理解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在教学中,要结合“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等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努力建设法治社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 (四)关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在教学中,要结合“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意义,理解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增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观念,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五)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在教学中,要结合“习礼仪、讲文明”单元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的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结合“知荣辱,有道德”单元中“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珍爱自然、保护生态是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结合“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单元中“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的教学,引导学生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四、职业生涯规划 (一)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教学中,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用苦干、实干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结合“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与措施,认清自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责任,把握个人发展机遇。 (二)关于“四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在教学中,要结合“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单元中“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单元中“做好就业准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单元中“调整规划,适应发展条件变化”的教学,引导学生把自身发展与国家的繁荣昌盛、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学会分析自身条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在个人发展中把握发展机遇,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三)关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八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教学中,要结合“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支持创业创新、保护合法经营、倡导勤劳致富等就业政策;引导学生认识实现高质量的就业,需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自觉性,把握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主动权。结合“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方针目标与措施”等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领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及相关政策举措。 (四)关于党对青年一代的关爱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在教学中,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帮助学生提升对所学专业以及职业的认识。结合“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等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感受党对青年的关爱,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明确使命,立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五、心理健康 (一)关于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在教学中,要结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身心健康的理念,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主动进行心理调适,追求身心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关于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在教学中,要结合“悦纳自我,健康成长”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心理疏导方法,提高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结合“提升职业心理素质”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增强应对职业挫折和创业挑战的能力,在职业体验和职业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Copyright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