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发文机构
首页
-
资源中心
-
政策文件
教育部介绍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情况和《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2019-05-08
行政级别:国家级
国别:中国
查看原网站全文
时间:2019年05月08日 10:00 地点: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 主持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 出席人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楼旭庆,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司徒渝 内容:介绍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情况和《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发布会。(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续梅: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教育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办法,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4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所以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就来向大家发布《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楼旭庆,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司徒渝。下面首先请王继平司长介绍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介绍《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王继平: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将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相继召开部长专题办公会、调度会和党组会专题研究这个问题,成立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孙尧副部长担任组长,最近的两个月,密集召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同志集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部等部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主动作为、分工协作,从扩招重点领域、生源组织、经费保障等方面梳理现有政策,在生源身份界定、宣传动员、奖助学金提标扩面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共同研制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这个方案4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已经通过。 今天我介绍几个方面的情况,第一是介绍高职扩招背景。背景有三个。 一是我们国家经济结构变革提出了要求。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这就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人力和人才支撑。 二是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深化。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高职扩招就是围绕贯彻落实这样一个实施方案,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保障政策,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来推动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内涵式发展。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升级的需要。据统计,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是来自职业院校的,近70%的毕业生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支撑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产业生力军。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实施方案的内容,我再简要给大家作个报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职扩招工作,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明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扩招怎么样来做?整个方案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四句话:中央统筹、地方主责、系统化推进、质量型扩招。 所谓中央统筹,就是由教育部牵头,多部门协同推进。一是分省确定招生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发展急需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还有贫困地区。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办法。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允许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往届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三是向中西部倾斜。发挥“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作用,将2019年高职协作计划扩大至20万。四是落实同等待遇,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五是强化保障力度。中央财政加大对高职院校扩招的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37亿元,引导地方政府落实生均拨款制度、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等。 地方主责,就是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工作报告后,各地主动作为,把高职扩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实施方案提出的高职扩招方向性、指导性意见,还需要地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来落实,比如如何吸引更多的生源,如何有机地组合教学资源,如何扩大学位供给等,这都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发挥地方的主动性。 系统化推进,明确八项工作任务。一是要合理安排扩招计划,综合考虑各地生源情况、办学条件、经济支撑等因素。二是扩大服务面向。要面向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开展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三是实施灵活考试,适应不同生源群体特点和受教育状况的需要。四是严格考招纪律,严格执行高校考试招生政策规定,加强考试招生监督管理。五是分类教育教学,做到“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动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七是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八是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生均拨款、奖助学金提标扩面等政策,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予以倾斜。 质量型扩招,扩招不是简单把数量增加,这是这次扩招最重要的特点,是质量型扩招,一定要在保障质量上多下工夫。要做到三个保证:一是用优质资源保证,用优质校拉动一般校,提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办学条件薄弱的公办学校的改造,要整体提升办学水平。二是用师资队伍保证,通过资源整合挖潜一批、专项培训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决一批“银龄讲学”补充一批、社会力量兼职一批,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三是用教学改革保证,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第三,高职扩招会带来的预期影响。 高职扩招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举措,其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对经济、社会以及教育会带来重大影响。 一是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高职扩招使普通高中生选择更多样,不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中职学生有了更多发展机会,实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有基础”;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有了更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让更多青年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高职扩招后将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一线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力资源红利,整体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的生力军。 三是推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18年,我国高校招生790万,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48.1%,2019年,我们的毛入学率将超过5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的话,按照国际上的说法,就进入到了普及化阶段。今年高职扩招100万,就成为了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 四是促进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高职扩招丰富了生源构成,促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大融合,倒逼高职教育完善考试招生办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办学条件改善和评价机制改革,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成为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催化剂。这是我们的预期影响,当然影响还有其他方面的。 第四,关于下一步工作的考虑。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高职扩招专项工作。一是切实履行职责,尽快制定出台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配套文件。二是分省推动落实,与各省签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备忘录》时,将落实高职扩招任务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三是组织督导检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督导组对各地扩招组织实施情况进行事中督查,并将各地落实情况作为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 以上就是我们高职扩招工作的一个基本情况,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及时宣传国家政策,报道典型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谢谢。 续梅: 谢谢继平司长,大家知道,招生的前提就是要有计划,下面请楼旭庆司长介绍今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的安排情况。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楼旭庆介绍2019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安排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 楼旭庆: 各位记者朋友,我简要介绍一下今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安排的情况。 第一,基本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有关要求,教育部从2016年起,将分地区、分部门所属高职招生计划下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也就是说,高职招生计划是由各地和有关部门自行制定。 高职招生计划审批权下放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充分保障高职教育的规格和质量。招生规模从2015年348.4万人小幅增长到2018年368.9万人,高职招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按照往年高职招生报到率推算,我们认为,2019年要扩招100万的任务,至少应该安排高职招生计划增量114万。 第二,工作进展。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决策部署,各地党委、政府坚决落实中央要求,积极响应,主动请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谋划、逐校测算、充分挖潜。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宝生同志和孙尧同志亲自推动、亲自协调,与各地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密切联系,共同推进高职扩招100万任务的完成,支持和鼓励各地体制机制创新,并在相关政策中给予激励和倾斜。 根据各地高职教育发展规划、经济支撑、办学条件、生源和入学机会等因素综合考虑,并通过年度常规申报、集中紧急部署、点对点定向商议等工作举措,目前已落实2019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增量115万人。按照往年报到情况看,只要各地落实好招生计划,今年高职扩招100万的任务应该能如期完成。 第三,下一步工作考虑。全国分省、分部门高职招生计划下达以后,教育部将组织力量敦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分学校招生计划编制,将高职扩招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发展急需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贫困地区。同时,考虑到高职招生计划审批管理权已经下放到省级政府,教育部将积极支持各地在国家下达的指导性计划基础上,根据办学条件、生源以及高职扩招补报名情况,可以 进一步扩大高职招生规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旭庆司长。有计划以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报名、考试、录取等一系列的工作,下面请王辉司长介绍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相关情况。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 王辉: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的情况。 为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近日教育部对做好今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总体思路是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针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受教育状况,分列招生计划、分类考试评价、分别选拔录取,为各类群体提供多样化入学方式。 下面我分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一下有关工作。 第一,关于报名工作。 目前,各地2019年高考报名工作已经结束,考虑本次扩招的生源群体中,部分有报考意愿的群体(如部分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没有参加前期高考报名,各地将组织两次补报名工作。一次在高考前,主要面向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具体时间由各地确定。一次在10月份,主要面向今年9-10月份退出现役的军人。各省原有高考报名条件保持不变。已经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不用再参加此次报名。根据国务院部署,本次高职扩招的宣传动员和各类考生群体资格审核工作,由教育、退役军人事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 第二,关于考试工作。 关于考试时间:考虑各地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工作进度不同,考试工作由各地根据实际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可在高考前,也可在高考后。 关于考试组织:原则上以高职院校单独考试为主,鼓励高职院校通过联合考试或成绩互认等方式,减轻考生考试负担。 关于考试形式和内容: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可采取现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或使用本省或各校组织的文化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本省或各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或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对于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由各校根据学校基本培养要求,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录取。对于符合免试条件的技能拔尖人才,由高职院校予以免试录取。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对于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生,报考相关专业可免予职业技能测试。前期已参加高职分类考试并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次高职扩招专项考试。 第三,关于录取工作。 录取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依据技术技能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针对不同群体考生特点,分类确定录取标准,择优录取。录取中,将面向不同群体单列招生计划,一部分面向退役军人,一部分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新生入学时间由各地各校结合考试招生安排确定。10月份以前录取的新生,可在2019年秋季入学;10月份以后录取的新生,可在2020年春季入学。 第四,关于组织管理工作。 本次高职扩招工作以省级政府为主组织管理和实施,各省将因地制宜制定本地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为保证公平公正,教育部将督促各地各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格多样化人才选拔标准,不因扩招工作而降低规范管理要求。 我就先介绍这些情况。 续梅: 感谢王辉司长。刚才三位司长围绕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分别向大家作了介绍,接下来我们就请省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代表来作介绍。首先请邢峰厅长介绍广东省高职扩招的相关情况。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介绍广东省高职扩招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邢锋: 各位记者朋友,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广东落实高职扩招的相关情况。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广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2月,马兴瑞省长专门向李克强总理汇报了我省高职扩招工作计划。为做好高职扩招工作,广东紧紧围绕扩规模和保质量两大目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认识高职扩招。 一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省经济结构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职扩招可以有效缓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问题,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举措。民生是天大的事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职扩招让更多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高质量就业。 三是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满足人民群众期望的重要途径。2018年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43%,低于全国水平近6个百分点。高职扩招让更多的人上大学,掌握一技之长,既满足人民群众上大学的期望,又扩大了高等教育覆盖面,提高了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 第二,坚持扩规模与保质量并重做好高职扩招。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统筹协调扩招工作,将高职扩招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高职扩招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省教育厅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扩招工作领导小组,拟定高职扩招工作方案,动员部署高职扩招工作,压实地市生源组织发动责任,落实高职院校扩招任务。 二是全力保障学位供给。综合运用财政综合奖补等措施,省财政对省属公办高职院校新增学位给予综合补助,对欠发达地区生源发动和有关市属高职院校扩招给予适当奖补,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尤其是优质高职院校的积极性,保障学位供给。加快新设高职院校工作进度和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确保秋季如期开学。创新职业教育资源组合方式,实施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开展高职学院试点。 三是广泛发动生源报考。5月,组织首次高职扩招补报名。10月,省教育厅将会同退役军人事务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等,组织退役军、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开展第二次高职扩招补报名。同时,采取动态调整科类间计划等,提高高职院校录取率。 四是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省政府将高职扩招工作纳入2019年对地市政府和高职院校考核事项,将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作为本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进行专门督查。加大助学力度,扩大奖助学覆盖面,提高资助额度,完善绿色通道,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部因经济困难而放弃就读。多渠道、全方位做好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政策、高职办学特色等宣传工作,鼓励更多考生报读高职院校。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以周转编制资助聘任兼职教师,破解教师紧缺难题。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指导和督导,实行分层、分类培养,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广东高职扩招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认真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拓进取,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高职扩招任务,服务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邢厅长,下面请司徒渝书记介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扩招的有关情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司徒渝介绍学校扩招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司徒渝 司徒渝: 各位记者朋友,早上好! 高职扩招100万,是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校的带动引领作用,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与省内7所高职院校组建提质扩招联盟,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创新模式,今年力争扩招1万人。 联盟扩招重点考虑三个方面需求: 一是成德绵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将我校牵头组建的“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与“提质扩招联盟”进行有机融合,与联盟学校共享设在我校的重大产教协同工程中心和平台,校企联合制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成德绵经济带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重点在数控技术、焊接、电气自动化、飞行器制造等专业进行扩招,为成德绵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是特困连片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本土化人才培养的需求。联盟学校覆盖省内有代表性的地区,其中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凉山彝区、阿坝藏区各1所,全面创新改革成德绵军民融合试验区4所,高职发展相对薄弱的川南、川东北地区各1所。联盟学校通过对口支援、互帮互助,整体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人才。 三是社会生源半工半读、就近学习的需要。采取弹性学制,推行“1+X”试点,学生可在联盟学校就近入学,将阶段性学习成果存入“学分银行”,联盟学校间学分互认、标准统一,学生修满学分可获得毕业证书。例如泸州是农民建筑工人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地处该市的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招收的学生,如果工作地发生变动,可就近在联盟内其他学校继续学习。 针对扩招生源的多样化,我们主要采取四个举措: 一是联盟协同招生。针对不同考生群体,采用单独考试招生、技能面试等形式,在省考试院组织下,联盟学校整体宣传、联合考试、成绩互认、多志愿填报、按志愿录取,减轻考生考试负担。 二是分类精准教学。结合不同生源的文化基础、技术技能水平、从业经历差异,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实施学分制管理、模块化教学,加强过程考核和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不同群体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三是校企协同育人。联合行业企业和联盟学校,共同制定教学标准,实施“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学习方式,推行“双教师”授课法,将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引入课堂。与企业基层党组织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加强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四是共享就业资源。搭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统一发布联盟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和企业用人信息,为企业提供更多用人选择及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四川是人口大省、工业大省、脱贫攻坚主战场,我们将以高职扩招为契机,建立新机制,开创新模式,不断提高联盟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谢谢! 续梅: 感谢司徒书记。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回答记者的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 关于本次高职扩招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请问落实上述要求,教育部有什么考虑?谢谢。 王辉: 今年高职扩招100万,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机遇。近年来,按照中央的部署,教育部加快推进了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逐步形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目前,高职分类招考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为贯彻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职扩招工作任务,我们在深入总结现有高职分类招考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主要有六项改革举措:一是在计划安排上,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以及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贫困地区。二是在考试报名上,在高考前和10月份组织两次补报名工作。三是在考试组织上,以高职院校单独考试为主。四是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针对不同群体特点进行分类考试。五是在招生录取上,根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不同考生群体的特点,综合考虑招生计划、专业基础和考生成绩等情况,分类确定录取标准,确保符合学校基本培养要求、具有就读意愿的考生能被录取。六是在入学时间上,新生入学时间由各地各校结合考试招生安排确定,10月份以前录取的学生,可在2019年秋季入学,10月份以后录取的新生,可以在2020年春季入学。以上介绍这六项改革举措。 下面,各省还将因地制宜制定本省的高职扩招工作方案,指导本地高职院校制定招生章程,及时向社会公布。我就回答这些内容,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请问王司长,针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这些群体,如何实施这种分类的教育教学管理?如何确保这次是质量型的扩招? 王继平: 高职扩招这次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扩招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我们称之为“一主三辅”,实际上不止三辅,除了过去传统意义上的高中毕业生之外,还增加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这样一些群体。大家都在关注这样一些生源如何朝里面走,就是怎么招进来,王辉司长刚才已经讲过了,但是走进来之后,我们如何进行教学,怎么样进行管理,如何确保质量,这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怎么做到这一点,还是三句话,一是标准不降,二是模式多元,三是学制灵活。 所谓标准不降,就是抓好三个落实,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二是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统一培养标准和学历证书,严把培养质量关。三是落实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习者的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 另外,培养模式要多元,做好三个分类,一是要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应届与非应届、就业与未就业、不同年龄段生源的特点,来编制这个人才培养方案。这个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国家总的要求来做的一项工作。二是要分类组织教学,针对不同生源的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和需求,推行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三是实施分类管理,适应不同生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最后是学制灵活,总体要推进三项改革:一是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这在今年2月19日新闻发布会讲过“职教20条”,改革方案中有一项重要制度,就是“1+X”证书制度的试点,“1”就是学历证书,“X”就是若干职业能力等级证书,有长的有短的,长的是学历教育,短的是证书的培训。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发挥试点的作用,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二是要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已经积累的学习成果,包括基础技能方面的成果,要探索通过水平测试等方式进行学历教育的学分认定。三是要推进弹性学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节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满足多样化需求。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怎么保证我们有足够的教师来满足这些需求?谢谢。 王继平: 部里面高职扩招专项工作专门有个领导小组,组长是孙尧副部长,另外还有几个成员单位,有职成司、学生司、规划司,还有几个司局今天没有到场,一个是财务司,还有教师司、督导局,续梅同志所在的单位也是成员单位,是新闻办。你提到教师的问题,我今天就代他们说一下情况。 要保证质量,要扩招,实际上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保障是基本的保障。在这一点上,教师工作司做了充分的研判,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他们的测算,高职扩招100万,扩招之后,每年需要新增师资6.5万人左右,准备按照内培外引、专兼结合、校企共育的原则,就是“五个一批”,通过资源整合要挖潜一批,通过专项培训培育一批,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一批,通过“银龄讲学”补充一批,就是发挥退下来的老教师作用,补充一批,还有通过社会力量兼职一批。 准备采取三项举措,一是完善政策,准备出台《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培养培训、考核评价、待遇保障以及兼职教师聘用等政策保障措施。二是增加供给,在国家重大项目集中支持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批“双师型”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认证一批职业技术示范专业。三是内培外引,改革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创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做好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遴选工作,推进校企人员双向推动,将兼职教师聘用纳入到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资金分配因素,引导支持省级财政列支专项经费,支持学校聘用兼职教师。 南方周末记者: 想给王继平司长提两个问题。一是您刚才提到的师资的补充,如何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师资投入?二是关于您在介绍背景时,多次提到了经济变革的需求,尤其您提到了退役军人和农民工这样的群体。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是否符合经济变革的需求?会否做出一些调整? 王继平: 一个是师资问题,第二个是专业设置的问题。教师的问题我刚才说了,我讲的这几条是教师工作司研究的举措。确实,有资源但不平衡,这是个大问题,总体上来看,有没有支撑扩招的资源?有,但是各地分布不一样,各专业分布不一样,所以要加一个重要的举措,要统筹。在全国层面,中央要有个统筹,这就是中央统筹的来由。在省里也需要统筹,省里面不同的地方也情况不一样,不同的学校也不一样,所以教师这方面,除了刚刚说的如何补充之外,在省内也要进行一些统筹。比如说优质学校,比如四川提到他们有机组合式的、联盟式的,有些学校师资不太足,但是学生住宿还是充足的,有些比如示范骨干院校,向来是供不应求的,老师也很充足,那就建立起联盟,互相支持和补充,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当然,除了校际之间,还有区域之间,省里面都要统筹。 第二个问题,专业设置问题。确实是这样,职业教育这两年在专业目录方面,比如高职专业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都在及时进行调整,应该说把我们国家所有行业设置的专业全部都覆盖了。覆盖之后,我们特别关注一些特别急需的,比如现代制造业,还有新兴服务业,都是现在非常急需的,都在大力发展过程中。大家需要的专业,应该说在我们专业目录里面基本上都有。可能还有一些更加专一些的,我们把它叫做专业方向来解决。新一拨的生源进来之后,当然报名的时候就已经要有选择了,安排一些就业比较好、优质的专业来公布,然后他报名,不是说没有专业就进来了,到时候要把计划落实到学校,甚至要落实到专业,就是公布了以后,按照专业来报的,并不是进来之后再选专业。 当然我们要及时跟进。还有不断更新专业、增添新专业的问题,我觉得在培养过程中,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对这个人群实施教育和培训,就教学方面,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使他真正踏下心来学。还要创造条件,因为有些是有工作的,有些是有家庭的,有些要利用晚上时间,有些可能三年之内都学不完,所以为什么提出来灵活学制,不是说三年之后就可以毕业了。那么怎么办?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是更重要的是学制灵活,二是教学要多样,教学模式应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本身特点,贴近不同生源人群特点。 关于下一步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我们还准备制定专门的意见,来指导各地做好培养工作。 中央电视台记者: 刚才我们提质量扩招这块,已经在师资、专业设置方面做了介绍,请问楼司长,在校舍包括一些硬件方面的不足,如何进行保障?谢谢。 楼旭庆: 关于校舍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现有的校舍基本能满足今年扩招的需要。根据最新的教育统计数据,现在全国有高职学校1418所,在校生970万,学校产权的校舍2.53亿,在建的1800万平方米。根据我们即将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虽然说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学校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按照平均测算,每个学校校舍建筑面积在24平方米。所以,今年的规模是能够满足需要的。 第二,从今后的发展角度来说,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按照今年的招生规模来测算明年、后年在校生还会继续扩大。按照生均24平米来算的话,可能有48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要求,如果减去今年在建的1800,大数上还有3000万平方米的缺口。这些缺口怎么弥补呢?各地仍然需要加大对高职学校的投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另外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计划和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这两个项目中,专门安排中央资金支持地方高职院校建设,尽可能满足高职扩招带来的教学、实训、生活所需要的校舍。 再是新增设部分高职学校。根据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总共有121所新设高职学校列入。经过两年,大概有一半左右已经备案,今后几年我们按程序、按条件继续备案。去年备案了35所,今年也有二、三十所要备案。主要通过上述途径来满足校舍等资源缺口。谢谢。 续梅: 时间关系,我们提问就到这里。另外我还有一条信息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就是5月中旬将有个重要的国际教育会议,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将于2019年5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学习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改变。 如何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新的教育体系,发展新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生活、更好发展的能力,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内容和话题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所以这次大会是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将邀请政府、教育和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相关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素养要求与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助力2030年教育目标实现的政策与战略,研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数字鸿沟、数据安全与伦理问题等挑战。会议期间,还将举行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展览,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向世界介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 这次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据了解,截止到目前,已有来自110余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多个国际组织教育与研究机构的官员和学者约370多人报名参会,其中包括70多位部长和副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别官员也将出席这次会议。所以,还请记者朋友们届时关注和参与。 另外本周是国务院确定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所以我们会持续进行关于职业教育的宣传。今天下午会组织记者朋友们去重庆,进行一个集中采访活动,也是我们今年的第五场“1+1” 发布采访活动。此外,活动周期间,各地各有关单位还将举行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活动,还请记者朋友们关注。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Copyright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