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荣荣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学理论 2014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艺术课程;高职院校
摘要: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认识转变、师资队伍组成、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入手,试图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研究适合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教学运行模式,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2 次;
作者:陈荣荣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未来与发展 2013
关键词: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背离;合流
摘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进行深层对比性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论层面上存在“背离”取向,但在实践层面却存在“合流”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闭门之困”(实效危机)与通识教育的“进门之难”(生存困境)正是两者走向“合流”的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对象的互容、内容的重叠、方法的交融以及价值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5 次;
作者:陈荣荣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前沿 2013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契约化管理
摘要:深入开展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题中之义。浙江绍兴在社区党建\'契约化\'实践中形成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高校深化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把握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契约化\'管理的内涵,紧扣\'契约\'理念,明晰实施主体,在借鉴绍兴经验的基础上,创新 ...
作者:陈荣荣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
出处:群文天地(下半月) 2013
关键词:网格化;学生公寓;党建模式
摘要: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高校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保留原有院系党组织的前提下,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组织建设、活动载体、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网格化管理的高校学生公寓党建新模式。
作者:陈荣荣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商情 2012
关键词:绍兴;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
摘要:审视当前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不断推动“文化名市”向“文化强市”迈进,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绍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荣荣,伍红军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未来与发展 2012
关键词:高职院校;层次发展;1980—1985年;短期职业大学
摘要:高职院校的层次化发展是高职教育体系完善的中心命题之一。中国在1980-1985年建立的首批高职院校历经近30年的发展,大部分升格为本科院校,实现了层次发展的目标,他们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天寻求层次发展的高职院校是一笔难得的经验财富。首批高职院校是在\'半熟\'状态下借助国家外在推动力、通过合并重组等外延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4 次;
作者:陈朋,陈荣荣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
出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关键词:协商民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泽国实践
摘要: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的民主恳谈实践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安排上作出了积极的、比较规范的探索。它充分显示了,倡导平等对话为农民真实显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奠定了基础,鼓励公共参与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所需的信息沟通提供了动力,实现理性沟通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民主决策破除了技术上的障碍,促进偏好转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25 次;
作者:陈荣荣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职业 2011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高职院校;学生为主体;可持续发展;现状与问题;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底蕴;课程建设;可选择性;学科背景
摘要:公共选修课(General Elective Course),是面向不同年级、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的具有可选择性的非专业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不仅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补充, ...
作者:陈荣荣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职业 2010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具体策略;道德价值取向;情感教育;情感体验;高职学生;个性差异;规范体制;人生
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是一件生动而复杂的工作,除众多的要件、规程以及需遵循一定的规律外,还需讲究具体策略。一、情感催化策略人文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材料和形象,激发人的情感
作者:陈荣荣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职业 2008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教学理论;思想观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教学互动;教学活动;主体需要;思想
摘要: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培育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也成为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